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,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。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,高台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,紧扣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·走深走实十年”主题,精心策划开展“国家安全教育检察春风行动”,通过“专题培训+沉浸普法+视听教育”三维发力,将国家安全理念化作润物春雨,播撒进机关、社区、校园,构筑起全民参与的“大安全”格局。
专题培训强根基:锻造国家安全“先锋队”
4月14日上午,一场“头脑风暴”在高台县人民检察院会议室掀起。30余名检察干警齐聚一堂,参加由该院举办的国家安全专题培训。该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以“百年变局下的国家安全新挑战”为题,通过详实数据与典型案例,深入剖析了网络安全、生物安全、数据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。
“某市公务员因点击钓鱼邮件导致涉密文件泄露”“境外机构以学术研究名义非法采集我国生物样本”……这些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让参训干警神情凝重。随后,授课检察官结合最高检发布的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,逐条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法律要点,重点提示办案中可能涉及的敏感信息处理规范。参训干警分组开展“国家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”,对近三年办理的200余件案件进行“回头看”,建立涉国家安全线索专项台账。
“过去总觉得国家安全是隐蔽战线的事,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,检察办案每个环节都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前沿阵地。”青年干警郑雪娇在培训笔记上郑重写下感悟。这场“充电”行动,既强化了干警“大安全”思维,更将“国家安全无小事”的理念深植司法办案全链条。

视听教育强震慑:敲响居安思危“警示钟”
“境外情报机构以学术交流为名,诱使我某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提供涉密资料……”4月14日下午,高台县人民检察院会议室内,全体干警集体观看国家安全警示教育片《无声的较量》。影片中,境外势力通过感情拉拢、金钱诱惑、学术渗透等方式实施的策反行为,让在场人员屏息凝神。当看到某高校研究生因泄露军工技术数据被依法惩处时,书记员李玲玉在讨论环节感慨:“原来国家安全离我们这么近,年轻人更要提高鉴别力。”

沉浸普法零距离:打造群众身边“安全课”
4月15日清晨,高台县城关镇红西路军主题公园的长廊变身“国家安全主题普法长廊”。十多名检察干警组成普法小分队,通过“场景体验+互动问答”的创新形式,为市民带来沉浸式普法体验。
“您知道朋友圈随手拍的军事设施照片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吗?”检察干警陈红指着《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》发问。带着孙子散步的王大妈停下脚步:“以前觉得间谍都像电视剧里那样神神秘秘,原来日常生活里的小细节也关系国家安全啊!”
现场设置的“国家安全风险识别墙”成为人气打卡点。50幅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场景图片中,隐藏着非法测绘、境外非政府组织违规活动等安全隐患,吸引群众驻足“找茬”。戴着红领巾的董振堂红军小学二年级学生李安洋准确指认出“无人机航拍水电站”的违规行为,在获得“国家安全小卫士”徽章时兴奋不已:“我要把今天学的知识写成周记,让全班同学都当安全小卫士!”
据统计,此次活动发放《国家安全知识手册》《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》《反间谍法宣传折页》400余份,解答群众咨询40余人次。

构建长效机制:让安全之树常青
高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郭永旺表示,此次“检察春风行动”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。该院将建立“四个一”常态化机制:每季度开展一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测试,每年组织一次应急处突演练,每个办案部门设立一名安全监督员,每起涉国家安全案件形成一份研判报告,同时持续深化与公安、网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。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在这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实践中,高台检察人既当捍卫国家安全的“先锋队”,又做传播安全理念的“播种机”,用法治力量浇灌出国家安全常青树,为筑牢祖国西北安全屏障贡献检察智慧与担当。